形态描述
翅展 雄35~40mm,雌40~45mm。
形态 触角干浅绿灰色,栉齿褐色;头、胸和前翅浅绿灰色带黑色;足和腹部黑褐色。前翅亚基线黑色,两侧衬绿灰色,微波浪形;内线双线浅绿灰色,两线间黑褐色,内一线中、后部向外弯;中区暗绿色带灰色;横脉纹暗绿灰色,边褐色;外线黑褐色,锯齿形;亚端线黑褐色,由一列点组成;外线与亚端线前缘间有一近半圆形黑褐色斑;端线黑褐色,锯齿形;缘毛浅绿灰色与浅褐色相间。后翅黑褐色带绿灰色;横脉纹灰黑色;缘毛黑褐色和棕色相间。前翅反面黑褐色,前缘、外缘、后缘灰褐黄色。后翅反面灰褐黄色,外缘色浅;横脉纹、外线黑褐色。
雄性外生殖器 钩形突末端尖;抱器瓣长且宽,末端钩状,背缘有一突起,腹面内侧有一指状突起,上生许多刺;囊形突不发达。
幼虫体色鲜艳,背毛丛玫瑰红色。
观察标本 2♂♂,四川峨眉山、800~1000m、1980.Ⅵ.15;3♂♂,湖南索溪峪、1988.X.19、赵仲苓采。
形态 触角干浅绿灰色,栉齿褐色;头、胸和前翅浅绿灰色带黑色;足和腹部黑褐色。前翅亚基线黑色,两侧衬绿灰色,微波浪形;内线双线浅绿灰色,两线间黑褐色,内一线中、后部向外弯;中区暗绿色带灰色;横脉纹暗绿灰色,边褐色;外线黑褐色,锯齿形;亚端线黑褐色,由一列点组成;外线与亚端线前缘间有一近半圆形黑褐色斑;端线黑褐色,锯齿形;缘毛浅绿灰色与浅褐色相间。后翅黑褐色带绿灰色;横脉纹灰黑色;缘毛黑褐色和棕色相间。前翅反面黑褐色,前缘、外缘、后缘灰褐黄色。后翅反面灰褐黄色,外缘色浅;横脉纹、外线黑褐色。
雄性外生殖器 钩形突末端尖;抱器瓣长且宽,末端钩状,背缘有一突起,腹面内侧有一指状突起,上生许多刺;囊形突不发达。
幼虫体色鲜艳,背毛丛玫瑰红色。
观察标本 2♂♂,四川峨眉山、800~1000m、1980.Ⅵ.15;3♂♂,湖南索溪峪、1988.X.19、赵仲苓采。
生物学
生活习性 老熟幼虫6月开始在寄主植物上作茧化蛹,7月成虫出现。寄主植物 葡萄、山楂、苹果等。
国内分布